欢迎光临
语言选择: 中文版
咨询服务热线:

0532-87295522

中文版

交流探讨

教学时,怎么处理孩子的逃避行为?

当孩子开始躁动不安时(表现为自言自语、自我孤立、呼吸急促等),仍要继续进行教学,但对其适当反应要不断进行高密度的言语强化和实物强化。例如,表扬他做得很好,并在其躁动减弱时加大强化力度。这是使破坏性行为逐步降级的基本策略。切记,一定要有一张不断发展的课程表,以保证孩子在没有破坏性行为时,可以得到最喜欢的强化物。但是,在其破坏性行为加剧时,一定要采取措施鼓励他恢复自我控制。如果得不到任何强化,孩子就没有动力改变其行为。幸好,躁动行为不可能永远持续,其强度自然会有所变化,偶尔也会停顿下来。这样,你就有机会在孩子的躁动暂时停顿时对他进行强化。孩子安静的时间越长,强化的力度应该越大。不过,对躁动逐步降级的强化力度一定要小于对一开始就没有出现躁动的强化。

  第一阶段

  1.明确在家里经常发出的指令。

  2.确定孩子对各种指令服从的比例。

  3,设计一系列孩子服从程度不同的指令,从孩子很可能服从的指令(例如,“吟馅饼吧!”)到孩子很可能不服从的指令(例如,“把玩具还给哥哥!”)

      第二阶段

  1.教师发出孩子最有可能服从的指令。

  2.如果孩子服从这些指令,就要进行强化。

  3.如果孩子连续3个课时都服从这些指令,就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

      第三阶段

  1.教师发出孩子较有可能服从的指令和可能不会服从的指令。

  2.如果孩子服从这些指令,就要进行强化。

  3.如果孩子连续3个课时都服从这些指令,就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其他阶段逐渐减少要求孩子完成他所喜欢的任务的指令,逐渐增加要求孩子完成他所不喜欢的任务的指令。


联系我们

联系人:唐老师 李老师

手机:13854232172(唐老师) 13210227535(李老师)

电话:0532-87295522

邮箱:qdtongfei@126.com

地址: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宜州路58号(胶州市新城区香港路西端)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